清明節與端午節、春節、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二十四節氣中,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。
清明時節,萬物皆潔齊而清明,蓋時當氣清景明,萬物皆顯,因此得名。清明一到,氣溫升高,正是春耕、踏青的大好時節。
飲食方面,應多吃“柔肝”的食物,飲食宜溫,以清補為主。如薺菜、山藥、菠菜、韭菜、銀耳、大棗等。由于清明雨多濕氣較重,在飲食上要注意選擇一些溫胃祛濕的食物,如白菜、蘿卜、芋頭等。
起居方面,春天重在生發,盡量做到夜臥早起。這里是相對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,適當地晚睡早起能讓人神清氣爽。早晨7點至9點是胃經最旺時段,可以在此時起床并進食。
運動方面,清明養生重點在養陽,關鍵是要多“動”,切忌“靜”,不可閉門不出,更不可坐臥太久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老人春練不要太早,應在太陽升起后。另外,外出踏青,“動”宜適度。心臟病、高血壓、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,不要劇烈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