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古人將清明時節的十五天分為三候:“一候桐始華;二候田鼠化為鴽;三候虹始見?!币饧丛谶@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,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,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,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見到彩虹了。
時至清明,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,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℃以上,空氣清新,陽光明媚?!扒迕鲿r節雨紛紛”。4月,江南地區雨日大多數在16天左右,雨量在100毫米以上,部分地區雨量還要更多,充沛的降水可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。此時華南的氣溫已經達到15℃以上,雨量也繼續增多。但這時的北方容易干旱少雨,華北、西北易發生春旱。
清明花信:一候桐花,二候麥花,三候柳花。古代清明詩中,常常寫到桐花。如白居易《桐花》詩說“春令有常候,清明桐始發”,白居易《寒食江畔》詩說:“忽見紫桐花悵望,下邽明日是清明?!边@意思是說,看到紫桐花,就意識到是清明時候了。清明節氣開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風,就是被稱為“輕化細細”“萬頃雪光”的“壽命最短”之花——麥花。柳花開時思親濃,人們喜歡清明插柳,喜歡吃柳芽,古今文人墨客也總吟詠柳樹柳花,或是折柳贈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。